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湖南第一师范: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

湖南第一师范: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

2010-11-4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一元一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湖南长沙,有这样一所学校,溯源千年,创办百年,涌现了毛泽东、蔡和森、何叔衡、任弼时、李维汉、萧三、张国基、陈天华这样名扬四海的学生,同时也是朱熹、张栻、章太炎、何绍基、徐特立、杨昌济、黎锦熙、谢觉哉、周谷城、田汉、李达等学界名流从教过的地方,曾国藩、左宗棠、黄兴亦曾藏修于此。这所学校,就是湖南第一师范。

  湖南一师的前身城南书院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张浚、张栻父子所建。 12世纪中叶,长沙城南,一个万里无云、艳阳高照的秋日,湘江河畔的妙高峰下,一块“城南书院”的匾牌悄然出现。悬挂它的,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——张栻。可别小看这个张栻,他作过岳麓、城南两书院的山长,与当时的朱熹、吕祖谦齐名。乾道元年(1165年),张栻开始在这里授徒传业。整个书院旧址宽阔,屋宇引所、基地园土26处。书院有监院、讲堂、书房等六斋。另设纳湖、月榭、卷云亭、所雨舫、采菱舟、养蒙轩、丽泽堂、禁蛙池等10处景点。当年朱熹来城南书院讲学,与张栻各有唱和诗10首。纳湖位处后山妙高峰,月榭在纳湖旁,张栻《月榭》诗有“危栏明倒影,面面涌金波”句。听雨舫采菱舟在纳湖中间。丽泽堂亦在纳湖旁,朱熹《丽泽堂》诗有“堂前湖水深”句。禁蛙池在今艺术楼所在地,相传张栻夜读时,蛙鸣心烦,投砚入池,蛙声便止,故称之为“禁蛙池”。劳崇光在《城南书院赋》中有这样的描绘:“物态凝眸而盎盎,千古灵区;弦歌入听仅雍雍,一方雅化。”1167年,才34岁的他与朱熹在岳麓、城南书院进行了一场名垂千史的“朱张会讲”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湖南  师范